昨天,作家刘心武的红学新著《刘心武揭秘<红楼梦>3》首发式与签售活动在北京图书大厦举行。签售现场,为表达自己对读者的谢意,刘心武自费购买了100本新书送给排在最前面的100位读者。对于此书探佚的“黛玉沉湖之死”观点,有读者提出质疑,刘心武旁征博引给予解答。至于此前因图书版权问题与央视《百家讲坛》产生分歧招致封杀的传闻,刘心武坚决否认。
自掏腰包购书送读者
刘心武时隔两年再登央视《百家讲坛》揭秘《红楼梦》,是众多“刘红迷”期待已久的事。昨天签售现场,许多读者怀揣刘心武此前出版的图书前来索取签名。人群中既有中学生,也有鬓角灰白的老人,以女性读者居多。一位青年女读者说,她原本对《红楼梦》没有丝毫兴趣,但读了刘心武此前出版的两部揭秘《红楼梦》的书后,就对原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“假如把《红楼梦》比做一碗苦药,那么刘老师的揭秘系列就是一道药引。”更多的读者表示,尽管市场上有许多解读《红楼梦》的书,但他们只爱刘心武的揭秘系列,“因为他的书可读性强,尤其一环扣一环的情节读起来像看侦探小说。”
对此,刘心武说,读者的大力支持是他继续揭秘《红楼梦》的动力,“如果一个作者写出来的书没有读者捧场,那么这个作者的写作将走向末路。”为表达自己对读者的谢意,他自费购买了100本《刘心武揭秘<红楼梦>3》,送给排在最前面的100位读者。在近两个小时的签售中,刘心武共签出500多本新书,此外还有他的旧作《钟鼓楼》《四牌楼》等。
签售中,有读者对刘心武当下的表现并不满意,认为他将精力全放在如何揭秘《红楼梦》上,将创作这一本职工作却丢了。刘心武解释说,作为一个退休老人,自己最大的优点是“天生不自弃”,“其实我一直在苦心经营我的‘四棵树’:小说树、随笔树、建筑评论树、红学研究树。这四棵树齐头并进,我一棵也没有轻视,只是我写的文章你们没有看到罢了。”
黛玉沉湖之死惹争议
《刘心武揭秘<红楼梦>3》共分上中下三编,分别为林黛玉之谜、古本《红楼梦》真貌揭秘、遗失了的后二十八回。在该书中,刘心武对《红楼梦》的揭秘向更深层次发展,以探佚推理的方式将《红楼梦》中最主要人物之一林黛玉身上的重重谜团一一揭开。如在贾府中有多少林黛玉的敌人;除了王夫人和薛姨妈之外,还有什么更为危险的邪恶力量;林黛玉是怎么死的,等等。此外,他还参照周汝昌汇校本《红楼梦》,对被高鹗等人“篡改歪曲”了的《红楼梦》进行了古本复原,并对八十回后的内容进行了探佚。
读者最不理解的部分集中在上编《林黛玉之谜》,尤其对他提出的“黛玉沉湖之死”这一观点表示质疑,认为刘心武此举分明是在颠覆原著,哗众取宠。对于读者的质疑,刘心武并不介意,他说:“目前大家熟悉的黛玉‘焚稿断痴情’悲愤而死的情节是高鹗续写的最精彩的片段,但这并不符合曹雪芹的原笔原意。说黛玉沉湖而亡,我有我的道理。”刘心武认为,在《红楼梦》前八十回中有许多伏笔,比如在七十六回,黛玉和湘云联诗,联到最后两句时,湘云出口为“寒塘渡鹤影”,黛玉则为“冷月葬花魂”。“就像‘鹤影’是史湘云的象征一样,‘花魂’自然是黛玉的象征,该句为黛玉沉湖留下了伏笔。”以此为切入口,刘心武找到《红楼梦》中诸多事关“黛玉沉湖”的伏笔,最终断定黛玉为沉湖而死。刘心武进一步探佚认为,黛玉沉湖而亡一定会像葬花一样,精心设计她的服装、道具、行动路线。
刘心武说,“黛玉沉湖”是个大胆而新奇的探佚,他能找出大量的证据佐证自己的观点。相对于此前因为遭遇众多红学家言论围攻而生气,刘心武称现在他的心态平和多了,“只要不涉及人身攻击,任何学术上的争议我都能接受。”
否认遭《百家讲坛》封杀
7月9日,在沉寂两年之后,刘心武重返《百家讲坛》。与此同时,有关他与《百家讲坛》不合的传闻也在坊间传播开来。传闻称刘心武此次重返《百家讲坛》,其实是《百家讲坛》栏目的妥协。在此之前,刘心武与《百家讲坛》在图书版权问题上出现了分歧,《百家讲坛》想代理《刘心武揭秘〈红楼梦〉》图书的版权,刘心武却不同意。所以,《百家讲坛》封杀了刘心武两年。直到今年,因为《百家讲坛》缺少名家,收视率呈下降趋势,无奈之下只好再次请刘心武登坛。